折疊給水泵的解體
水泵檢修解體階段的測量目的在于:
a)與上次檢修時的數據進行對比,從數據的變化分析原因制定檢修方案;
b)與回裝時的數據進行對比,避免回裝錯誤。
1、軸瓦的間隙緊力及瓦口間隙:
軸瓦頂部間隙一般取軸徑的0.15%~0.2%,瓦口間隙為頂部間隙的一半。瓦蓋緊力一般取0.00mm~0.03mm。間隙旨在保證軸瓦的潤滑與冷卻,以及避免軸振動對軸瓦的影響。如果在解體過程中發(fā)現與標準有出入,應進行分析,制定針對性處理方案并處理。
2、水泵工作竄量:水泵工作竄量取0.8mm~1.2mm。工作竄量的數值主要是保證機械密封在水泵啟停工況及事故工況下不發(fā)生機械碰撞和擠壓。也是水泵運行中防止動靜摩擦的一個重要措施。
3、水泵高低壓側大小端蓋與進出口端的間隙:
測量水泵高低壓側大小端蓋與進出口端的間隙目的在于檢查緊固螺栓是否有松動現象,同時為水泵組裝時留下螺栓緊固的施力依據。
4、水泵半竄量的測量:
在未拆除平衡盤的狀態(tài)下測量水泵的半竄量,水泵的半竄量應該是水泵總竄量的一半,一般情況下其數值為4mm左右。檢查水泵半竄量與原始數據進行比較,可找出平衡盤磨損量及水泵效率降低的原因。
5、水泵總竄量的復查:
拆除平衡盤后即可測量水泵總竄量,水泵總竄量是水泵的制造及安裝后固有的數值,一般水泵總竄量在8mm~l0mm。水泵總竄量如果發(fā)生變化,則說明水泵各中段緊固螺栓有松動或水泵動靜部分軸向發(fā)生磨損。
6、水泵各級竄量:
水泵在抽出芯包后就要對各級中段及葉輪進行解體,在解體過程中應對水泵逐級進行竄量測量,在測量各級竄量的過程中還應對各級中段止口軸向間隙進行測量。各級中段的竄量應在總竄量數值的附近,一般不超過0.50mm,如數值偏差較大或與原始數據出入較大,應認真分析原因,并進行消除。各級中段止口間隙的測量是為了檢驗水泵總裝的誤差。
折疊水泵轉子部件的檢修
1、水泵軸的彎曲:
高壓鍋爐水泵結構精密,動、靜部分間間隙小,轉子的轉速高,軸的負荷重,因此對軸的要求比較嚴格。軸的彎曲度一般不允許超過0.02mm,超過0.04mm時應進行直軸工作。泵軸彎曲過大,將增加水泵轉子的晃度;水泵轉子晃度增大,勢必要增加密封環(huán)及導葉襯套間隙,以防動靜磨損,而增大其間隙就會降低水泵效率。且間隙增加到一定量,還會形成渦流,引起水泵振動。
2、葉輪與泵軸裝配間隙:
多級給水泵的葉輪與泵軸裝配一般是間隙配合,其間隙值在0.00mm~0.04mm。這是由水泵軸及葉輪加工公差決定的。間隙過小或過盈,一方面增加組裝難度,另外影響轉子部件熱膨脹,增加水泵轉子后天性晃度的產生,引起轉子質量不平衡。間隙過大,增加水泵轉子晃度,造成水泵轉子動平衡不穩(wěn)定。葉輪內孔與軸的配合部位,由于長期使用和多次拆裝,其配合間隙將增大。此時,可將配合的軸段或葉輪內孔用噴涂法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