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單機脈沖除塵器安裝完后需要檢查的地方
一、單機脈沖除塵器對粉塵進行捕集分離
1、粉塵層對塵粒的捕集,過濾操作一段時間后,單機脈沖除塵器濾料網(wǎng)孔及其表面截留粉塵形成粉塵層,在清灰后依然殘留一定厚度的粉塵,稱為粉塵初層。由于粉塵初層中的粉塵粒徑通常比纖維小,因此篩濾、慣性、截留和擴散等作用都有所增加,使單機脈沖除塵器效率顯著提高。所以單機脈沖除塵器具有高效率,粉塵初層比除塵器布袋本身更為重要的作用。
2、單機脈沖除塵器對塵粒的捕集。當含塵氣體通布袋時,除塵層對塵粒的捕集是多種效應綜合作用的結(jié)果,這些效應包括慣性碰撞、直接截留、擴散、靜電、篩濾和重力沉降等。單機脈沖除塵器工作機理是含塵煙氣通過除塵布袋,塵粒被過濾下來,除塵布袋捕集粗粒粉塵主要靠慣性碰撞作用,捕集細粒粉塵主要靠擴散和篩分作用,濾袋的粉塵層也有一定的過濾作用。單機脈沖除塵器主要是通過過濾的方法將含塵氣體中的塵粒阻留在纖維織物上,從而使氣體得到凈化的除塵設備。
二、單機脈沖除塵器安裝完后需要檢查的地方
單機脈沖除塵器組安裝完成后需要對設備進行調(diào)試檢查工作,已確定設備的安全有效運行。
1、查看設備各部位的元件是不是齊全,設備編號、標識等是否清晰,刷漆是否良好。2、檢查護欄、扶梯及各平臺安裝的是否牢固,通道是否暢通,照明系統(tǒng)是否正常工作,本體或煙道等部位是否清理干凈,有無工具或其它材料等遺留。3、檢查設備排灰是否順暢,無堵塞泄漏等情況,加熱器是否正常使用,溫度測點是否已正確安裝完畢。4、查看灰斗的料位計顯示位置是否正常。5、箱體內(nèi)所有骨架、布袋是否正確連接在花板上,緊固件是否固定緊密,骨架上濾袋是否有扭曲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6、查看單機脈沖除塵器本體、通道及氣罐等部件是否有積水、油污或其他雜質(zhì)等,入口門和通風口是否關閉。7、設備風機壓縮機等轉(zhuǎn)機潤滑油位是不是在正常值,轉(zhuǎn)動機械是否都處于備用狀態(tài)。8、檢查單機脈沖除塵器的進出口和旁路控制閥是否關閉。9、經(jīng)試壓檢查單機脈沖除塵器箱體、氣室、通道、灰斗等裝置結(jié)合面是否焊接嚴密,檢查門等是否存在漏氣現(xiàn)象,保溫材料是否齊全。
三、單機脈沖除塵器安裝注意事項
1、單機脈沖除塵器根據(jù)實際需要,定期進行清除灰塵,集塵器內(nèi)灰塵清除時,只需在風機和清灰機構(gòu)工作停止時,打開密封的出灰門,抽出抽屜即可。2、為了保證除塵設備處于好的工作狀態(tài),應盡量靠近粉塵發(fā)源地,一般以1.5米到2.0米為好,連接管道盡可能短,并盡量減少彎頭,以免增加阻力損失。3、單機脈沖除塵器根據(jù)粉塵性質(zhì)和容量的大小,應定時振打清灰,一般情況每班振打三到四次,以確保除塵器正常工作。4、單機脈沖除塵器電控箱蓋,在工作時不得隨意打開,如需調(diào)節(jié)清灰時間,或需檢查電路時,應停機后切斷電源在進行工作。5、單機脈沖除塵器在工作前應檢查檢修門,出灰門,及風管連接系統(tǒng)是否密封,以免泄露,降低吸塵效果。6、從單機脈沖除塵器上的外部電線接上電源后,除塵器才可以開始使用,初轉(zhuǎn)動時,應注意風機是否正轉(zhuǎn)(如反轉(zhuǎn),風量很小,需調(diào)換電源接線)。
四、單機脈沖除塵器吸附粉塵能力與什么因素有關
吸附粉塵能力影響吸附的因素有吸附劑的性質(zhì)、吸附質(zhì)的性質(zhì)及操作條件等。只有了解影響吸附的因素,才能選擇合適的吸附劑及適宜的操作條件,從而更好地完成吸附分離的任務。
1、單機脈沖除塵器的性能吸附器的性能對吸附效果有較顯著的影響,應合理設計吸附器的結(jié)構(gòu)、吸附層的鋪設等,以保證吸附器發(fā)揮優(yōu)良的吸附性能。
2、單機脈沖除塵器的性質(zhì),吸附劑的性質(zhì)如孔隙率、孔徑、粒度等,影響比表面積,從而影響吸附效果。一般說來,吸附劑粒徑越小或微孔越發(fā)達,其比表面積越大,吸附容量也越大。但在液相吸附過程中,對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的吸附質(zhì),微孔提供的表面積不起很大作用。
3、操作條件通常情況下、低溫操作有利于物理吸附,適當升高溫度有利于化學吸附。但采取升溫還是降溫,必須以吸附過程中吸附烙變?yōu)橐罁?jù)。若烙變?yōu)檎担瑒t溫度升高對吸附操作有利;相反則降低溫度對吸附過程有利。溫度對氣相吸附的影響比對液相吸附的影響大。對于氣體吸附,壓力增加有利于吸附,壓力降低有利于解吸。
4、接觸時間吸附操作時,應保證吸附質(zhì)與吸附劑有一定的接觸時間,使吸附接近平衡,充分利用吸附劑的吸附能力。吸附平衡所需的時間取決于吸附速率,一般要通過經(jīng)濟權(quán)衡,確定較佳的接觸時間。
5、單機脈沖除塵器吸附劑的活性吸附劑的活性是吸附劑吸附能力的標志,常以吸附劑上所吸附的吸附質(zhì)量與所有吸附劑量之比的百分數(shù)來表示。其物理意義是單位吸附劑所能吸附的吸附質(zhì)量。